風機盤管的安裝位置選擇直接影響其制冷 / 制熱效果、運行噪音及用戶舒適度,需結合房間布局、氣流組織、使用需求等多方面綜合考量。以下是具體的選擇原則和注意事項:
送風方向應指向房間核心活動區(如客廳沙發區、臥室床頭旁、辦公室工位),冷 / 熱風能均勻擴散至人員停留的主要區域。
避免安裝在角落、衣柜后方等氣流受阻的位置,防止送風被家具遮擋,導致房間溫度不均(如局部過冷 / 過熱)。
2. 遠離熱源與干擾源,減少效率損耗
避開高溫環境:
避免安裝在陽光直射的窗邊(無遮陽時)、燈具散熱區、廚房油煙口或暖氣旁,否則熱源會降低盤管的換熱效率(夏季制冷時需額外抵消熱源熱量,增加能耗)。
遠離污染源:
回風口需避開垃圾桶、廚房、衛生間等異味或灰塵較多的區域,防止回風帶入污染物,影響室內空氣質量及盤管翅片清潔度。
二、送風與回風設計:避免 “短路” 和 “直吹” 問題
1. 送回風口間距合理,防止氣流短路
送風口(出風)與回風口(進風)需保持足夠距離(一般≥1.5 米),且避免同側近距離布置。若間距過近,送出的冷 / 熱風未充分擴散到房間就被回風吸入,會導致換熱效率大幅下降,房間溫度難以達標。
示例:臥室中,送風口可設在側墻頂部,回風口設在對面墻的中下部,形成 “空氣循環回路”。
2. 送風方向避免直吹人體,提升舒適度
禁止將送風口正對床頭、沙發、辦公桌等人員長時間停留的位置,否則冷風直吹易導致不適(如關節受涼、頭痛),制熱時熱風直吹也會造成局部燥熱。
若空間限制必須靠近人體,可通過調整出風口角度(如向下傾斜 30°)或加裝導流葉片,使氣流向斜上方擴散后再下沉。
三、噪音控制:遠離敏感區域
風機盤管運行時(尤其是高風速檔)會產生一定噪音(主要來自電機和氣流),安裝位置需遠離對噪音敏感的區域:
臥室、病房、書房等需安靜的空間,設備應避免靠近床頭或書桌,優先安裝在進門處或衣柜側面等非休息區。
遠離電視、音響、會議桌等需要清晰聽覺環境的位置,減少噪音對交流或娛樂的干擾。
四、檢修便利性:預留維護空間
1. 便于日常操作與維護
臥式暗裝機型(藏于吊頂)需預留檢修口(尺寸≥400×400mm),位置正對過濾器、電機或閥門,方便定期清洗濾網、更換電機或檢修管道接口。
立式明裝 / 暗裝機型底部需預留地面空間(≥30cm),便于清潔冷凝水盤、檢修下方管道閥門。
2. 管道與設備銜接方便
安裝位置需為進出水管、電源線的連接預留空間,避免管道因空間狹窄被迫彎折過度(影響水循環),或電線接頭被擠壓(存在安全隱患)。
五、特殊場景的位置調整
1. 大空間或異形房間
面積較大的房間(如客廳、會議室)需根據戶型分區域布置多臺風機盤管,或選擇高風量機型,每個區域都能被送風覆蓋(如客廳沙發區和電視區各設一臺)。
異形房間(如 L 型、挑高空間)需優先保障主要活動區的送風,回風口可設在空間中心位置,促進空氣循環。
2. 潮濕或多塵環境
衛生間、廚房附近的風機盤管需加強回風過濾(如加裝活性炭濾網),且回風口遠離水汽或油煙源,避免翅片受潮發霉或積灰堵塞。
機房、設備間等多塵區域,設備安裝位置需高于地面 1.5m 以上,減少灰塵吸入。
總結:安裝位置選擇口訣
覆蓋活動區,避熱遠污染;
送回不短路,直吹要避免;
遠離敏感區,噪音降低;
預留檢修位,維護更便利。
通過遵循以上原則,可風機盤管在高效運行的同時,兼顧用戶舒適度和后期維護需求,延長設備使用壽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