判斷風機盤管的防水性能需從設備參數標識、結構設計細節、專業檢測方法三個維度綜合評估,尤其需關注核心部件(電機、電路、金屬件)的防水防護能力。以下是具體判斷方法:
防水性能直接的依據是防護等級(IP 代碼),這是國際通用的設備防塵防水能力標準,由 “IP + 兩個數字” 組成:
個數字(0-6):防塵等級,數字越大防塵能力越強(6 級為完全防止粉塵侵入)。
第二個數字(0-9K):防水等級,數字越大防水能力越強(常見 5-6 級為防低壓噴水 / 海浪,7-8 級為短時浸水)。
關鍵部件的 IP 等級要求:
電機防水等級:
普通環境風機盤管電機:IP20(無防水能力,僅防手指觸碰),嚴禁用于潮濕環境。
防水型風機盤管電機:需≥IP65(完全防塵 + 可承受低壓噴水沖洗,噴水方向任意,流量 12.5L/min,距離 3 米,持續 3 分鐘無損壞)。
高濕環境(如衛生間、泳池):建議電機≥IP66(可承受強烈噴水,流量 100L/min,距離 3 米,持續 3 分鐘)。
電路接口與控制面板:
接線端子、控制模塊需標注IP54 及以上(IP54:防塵 + 防飛濺水,可抵御任意方向的低壓噴水),且需配套防水接線盒(標識 IP54/IP65)。
判斷方法:查看設備說明書或機身銘牌,確認是否明確標注電機、電路的 IP 等級,無標識或等級低于 IP54 的設備防水性能不足。
二、檢查結構設計的防水細節,識別隱性防護能力
即使標注了防水等級,仍需通過結構設計判斷實際防護效果,重點關注以下部位:
1. 電機與電氣部件的密封設計
電機外殼:防水型電機外殼應為全封閉結構(無裸露通風孔),表面光滑無縫隙,接縫處有橡膠密封圈(材質為耐老化丁腈橡膠或硅膠),防止水汽滲入內部繞組。
接線端子:需內置在獨立防水盒內,盒蓋與底座扣合處有密封膠條,出線孔采用防水格蘭頭(金屬或塑料材質,通過壓緊密封圈密封電線),而非普通開孔(易進水)。
2. 金屬部件的防腐防潮處理
潮濕環境中金屬部件易銹蝕,需檢查:
盤管翅片:是否采用親水鋁箔 + 鍍鋅層(表面有均勻光澤,無露底或劃痕),或升級為不銹鋼翅片(304 材質,可通過磁鐵檢測:不銹鋼無磁性,普通鐵制品有磁性)。
冷凝水盤:優先選擇不銹鋼材質(厚度≥0.8mm,邊緣無毛刺,焊接處光滑),替代普通鍍鋅鋼板(易生銹穿孔);盤內是否涂刷防霉涂層(如藍色 / 綠色防霉漆,無脫落或漏涂)。
3. 機身外殼的防水防護
外殼材質:建議為ABS 工程塑料或噴塑鋼板(表面涂層均勻,無氣泡或剝落),避免普通冷軋鋼板(無防銹處理,易受潮生銹)。
安裝接口:進出水管接口處是否預留防水密封槽(用于填充密封膠),且自帶保溫棉接口(防止管道冷凝水外滲到機身)。
三、通過專業檢測與運行測試驗證實際性能
若條件允許,可通過以下方法驗證防水效果(建議由專業人員操作):
1. 靜態防水測試(安裝前)
噴淋測試:用低壓水槍(壓力≤0.2MPa)距離設備 1.5 米處,向電機、接線盒、外殼接縫等部位噴水 3 分鐘(模擬淋浴水霧),之后檢查:
外殼表面無明顯積水殘留(水流可順暢滴落);
打開接線盒,內部無進水痕跡(用紙巾擦拭內壁,紙巾無濕潤);
電機絕緣電阻測試:用兆歐表檢測電機繞組與外殼間的絕緣電阻,≥500MΩ(潮濕環境標準,普通環境≥20MΩ),說明無進水短路風險。
2. 動態運行測試(安裝后)
在衛生間等潮濕環境中,開啟設備運行 2 小時(同時開啟熱水產生水汽),之后關閉設備,檢查:
冷凝水盤排水是否順暢(無積水),排水管接口無滲漏;
設備表面無冷凝水凝結(或凝結水可通過外殼導流至地面,不滲入內部);
運行時無異常噪音(如電機受潮后的卡頓聲)、無跳閘或漏電保護動作。
3. 長期使用觀察(3 個月以上)
定期檢查金屬部件是否生銹(如翅片邊緣、冷凝水盤角落);
濾網和回風面板是否有霉斑(若頻繁出現霉斑,說明設備附近濕度控制不佳或自身密封不足);
電機運行溫度是否正常(用紅外測溫儀檢測外殼溫度,≤60℃,過高可能因受潮導致散熱不良)。
四、避坑提示:警惕 “偽防水” 宣傳
部分廠商僅通過簡單處理就宣稱 “防水”,需注意以下誤區:
僅標注 “防水電機” 但未明確 IP 等級,或 IP 等級低于 IP54;
冷凝水盤用鍍鋅鋼板冒充不銹鋼(可通過重量判斷:同體積不銹鋼比鍍鋅鋼板重約 10%);
接線盒無密封膠條,僅用普通膠帶纏繞接口(短期有效,長期易老化失效)。
總結
判斷風機盤管防水性能的核心邏輯是:先看 IP 等級標識(電機≥IP65,電路≥IP54),再查結構細節(密封、防腐、排水設計),后通過測試驗證實際效果。對于衛生間等強潮濕環境,建議優先選擇明確標注 “潮濕環境專用” 且通過第三方防水認證(如 CE、UL 防水認證)的機型,從源頭降低受潮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