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靜壓型和高靜壓型風機盤管的核心區別在于送風能力、適用場景、結構設計及運行特性,兩者在靜壓值、風管適配、噪音水平等方面差異顯著,選型時需結合空間需求和安裝條件匹配。以下從關鍵維度詳細對比:
靜壓是風機盤管克服風管阻力、推動氣流流動的能力,單位為帕斯卡(Pa),是區分兩者的核心指標:
低靜壓型風機盤管:靜壓值通常≤15Pa(部分品牌定義為≤20Pa),屬于 “自然送風” 或 “短距離送風” 類型,主要依靠風機自身風壓直接通過風口送風,無需或僅需極短風管(≤1 米)。
高靜壓型風機盤管:靜壓值≥30Pa(常見 30-80Pa,部分工業型號可達 100Pa 以上),屬于 “強制送風” 類型,能克服較長風管、彎頭、風閥等阻力,實現長距離或復雜路徑送風(風管長度可延伸至 3-8 米)。
注:部分品牌會劃分 “中靜壓型”(20-30Pa),但行業通常以 30Pa 為界限,低靜壓與高靜壓的區分更明確。
二、適用場景與功能差異
1. 空間大小與送風范圍
類型
適用空間特點
典型場景示例
風管適配長度
低靜壓型 小空間、無風管或短風管送風 住宅臥室、書房、小型辦公室 0-1 米(直接風口)
高靜壓型 大空間、需分區送風或長距離送風 大客廳、會議室、商場、狹長型辦公室 3-8 米(帶風管 / 彎頭)
低靜壓型:適合 10-25㎡的獨立小空間,風口直接外露或接極短風管,氣流覆蓋范圍有限(通常風口下方 3-5 米),適合局部區域制冷 / 制熱。
高靜壓型:適合 20㎡以上的大開間或多區域連通空間(如客餐廳一體化、開放式辦公室),可通過風管將風口布置在不同區域(如客廳沙發區、餐廳餐桌區),實現均勻送風。
2. 安裝與風管設計要求
低靜壓型:無需復雜風管設計,風口可直接安裝在設備下方或側面,安裝靈活,適合吊頂空間狹小的場景(如住宅超薄吊頂),對安裝精度要求較低。
高靜壓型:需配合風管、靜壓箱、風閥等配件設計,風管走向需避免過多彎頭(每 90° 彎頭會增加 10-15Pa 阻力),安裝時需計算風管阻力與設備靜壓匹配,否則易導致風量衰減、噪音增大。
三、性能與運行特性差異
1. 噪音水平
低靜壓型:風機轉速低,風輪設計更注重靜音,運行噪音通常為 30-35dB(A 計權),適合臥室、書房等對噪音敏感的區域(相當于輕聲說話的音量)。
高靜壓型:為實現高風壓,風機轉速更高,風輪風壓更大,運行噪音普遍為 38-45dB(A 計權),部分型號甚至更高,需通過靜壓箱、消音棉等措施降噪,更適合客廳、商場等公共區域。
2. 能耗與能效
低靜壓型:風機功率小(通常 15-40W),能耗低,能效比(COP)較高,適合長時間運行的小空間。
高靜壓型:風機功率大(通常 40-100W),能耗相對較高,且風管阻力會進一步增加能耗,但若能通過合理風管設計覆蓋更大區域,可減少設備數量,整體能耗未必更高。
3. 換熱效率與風量
低靜壓型:風量較小(通常 400-800m3/h),但氣流直接送達區域,換熱效率集中,適合小空間快速控溫。
高靜壓型:風量更大(通常 800-1500m3/h),通過風管擴散后氣流更均勻,換熱面積覆蓋更廣,適合大空間溫度平衡,但需注意風管保溫避免冷量損失。
四、選型原則:按需匹配,避免 “大材小用” 或 “小材大用”
住宅場景優先低靜壓型:
臥室、書房等小空間(≤20㎡),低靜壓型噪音低、吊頂適配性強(超薄型號厚度≤22cm),無需風管即可滿足局部送風。
客餐廳若面積≤30㎡且無分區需求,低靜壓型足夠;若面積>30㎡或需分區域送風(如客廳 + 餐廳),可選擇中高靜壓型(30-50Pa)配合短風管。
商用 / 大開間場景選高靜壓型:
會議室、辦公室(面積>40㎡)、商場等,需通過風管將風口布置在不同區域,高靜壓型(50-80Pa)可克服風管阻力,各風口風量均勻。
避免誤區:
不盲目追求高靜壓:住宅小空間用高靜壓型會導致噪音大、能耗高,且多余風壓可能造成風口 “嘯叫”。
低靜壓型不適合長風管:若風管長度>2 米,低靜壓型風量會嚴重衰減,導致制冷 / 制熱效果不足。
總結
對比維度
低靜壓型風機盤管 高靜壓型風機盤管
靜壓值 ≤15Pa ≥30Pa(常見 30-80Pa)
適用空間 小空間(≤20㎡)、無風管需求 大開間(>40㎡)、需長風管送風
噪音水平 低(30-35dB) 較高(38-45dB)
風管適配 無風管或≤1 米短風管 3-8 米長風管(需配靜壓箱 / 風閥)
典型場景 住宅臥室、書房、小型辦公室 會議室、商場、大戶型客餐廳分區
選型核心:根據空間大小、送風距離、噪音需求匹配靜壓值, “風壓足夠、噪音可控、能耗合理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