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明確人員負荷的核心邏輯:“活動狀態決定負荷標準”
住宅臥室的人員負荷,本質是計算居住者在臥室活動時(如睡眠、靜坐、輕度活動)散發的熱量與濕量,其中熱量負荷直接影響風機盤管選型(冷 / 熱負荷),是計算重點。核心邏輯是:不同活動強度下,人體產熱不同,需先確定臥室人員的 “典型活動狀態”,再匹配對應的單位負荷標準。
二、關鍵參數確定:2 個核心數據要選準
計算前需明確 2 個關鍵參數,這兩個參數在實例一中已有應用,此處進一步細化選擇依據:
1. 確定 “人員活動狀態”(決定單位負荷 q 值)
住宅臥室的主要活動場景為睡眠和靜坐(如睡前看書、玩手機),兩者對應的單位負荷差異較小,可統一按 “靜坐 - 輕度活動” 標準取值(睡眠時產熱略低,靜坐時略高,取中間值可兼顧兩種場景):
夏季冷負荷:單位人員冷負荷 q=100-150W / 人(實例一中取 120W / 人,為中間值,適配多數家庭);
冬季熱負荷:單位人員熱負荷 q=60-80W / 人(冬季臥室以保暖為主,人體產熱可輔助供暖,負荷標準低于夏季)。
注意:若臥室有特殊場景(如多人同時活動、兒童玩耍),需按 “輕度活動” 提高標準(如 q=150-180W / 人),但常規住宅臥室無需額外提高。
2. 確定 “實際使用人數”(n 值)
需按日常常住人數計算,而非臥室大容納人數(如 15㎡臥室多可住 3 人,但日常僅 2 人居住,按 2 人計算),避免負荷虛高。
單人臥室:n=1 人(固定值,除非偶爾有訪客,可預留 10% 余量);
雙人臥室:n=2 人(常規家庭夫妻或親子居住,實例一中按 2 人計算);
兒童房:若 1 名兒童居住,n=1 人(兒童單位負荷按成人的 70%-80% 計算,如 q=80-120W / 人)。
三、計算公式與應用:1 個公式 + 實例驗證
1. 通用計算公式
住宅臥室人員負荷(冷 / 熱負荷)均采用 “人數 × 單位負荷” 的簡單公式,無需復雜修正(臥室空間小,無大規模人員流動,無需考慮 “同時使用系數”):
Q 人 = n × q
符號含義:
Q 人:人員總冷 / 熱負荷(W);
n:臥室日常常住人數(人,如實例一中 n=2);
q:單位人員冷 / 熱負荷(W / 人,如實例一中 q=120W / 人)。
2. 結合實例一的計算驗證(夏季冷負荷)
以實例一中的 15㎡南方臥室為例,完整復現計算過程:
步驟 1:確定活動狀態→臥室以睡眠、靜坐為主,選夏季單位冷負荷 q=120W / 人;
步驟 2:確定人數→日常 2 人居住,n=2 人;
步驟 3:代入公式→Q 人 = 2×120=240W(與實例一中 “人員散熱冷負荷 = 240W” 完全一致)。
3. 冬季熱負荷計算示例(補充實例未覆蓋場景)
若同一臥室冬季計算熱負荷:
步驟 1:選冬季單位熱負荷 q=70W / 人(中間值,適配睡眠 + 靜坐場景);
步驟 2:人數仍為 n=2 人;
步驟 3:計算→Q 人 = 2×70=140W(此負荷需計入臥室總熱負荷,輔助風機盤管供暖)。
四、常見誤區規避:3 個易出錯點要注意
勿按 “滿員人數” 計算:如臥室可住 3 人,但日常僅 2 人,按 3 人計算會導致負荷偏大(如 Q 人 = 3×120=360W,比實際多 50%),造成風機盤管選型過大,浪費能源;
勿混淆 “冷 / 熱負荷標準”:冬季熱負荷標準(60-80W / 人)低于夏季冷負荷(100-150W / 人),若冬季仍按 120W / 人計算,會導致熱負荷虛高;
兒童無需按成人標準:1 名 10 歲以下兒童,單位負荷按成人的 80% 計算(如 q=96W / 人),避免因按成人標準(120W / 人)導致負荷偏大。
五、快速計算表:直接套用更高效
為簡化計算,可根據臥室人數直接套用以下表格(基于常規活動狀態,南方地區夏季標準):
臥室類型
日常人數 n(人)
單位冷負荷 q(W / 人)
人員總冷負荷 Q 人(W)
單人臥室
1
120
1×120=120
雙人臥室(常規)
2
120
2×120=240(實例值)
雙人臥室(帶兒童)
2(1 成人 + 1 兒童)
成人 120 / 兒童 96
120+96=216
三人臥室(親子)
3(2 成人 + 1 兒童)
成人 120 / 兒童 96
120×2+96=336